人工智能赋能乡村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2025年甘肃省教育数字化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成功举办

发布者:董金辉 发布时间:2025-09-20浏览次数:293

2025920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西北)与甘肃省教育数字化重点实验室主办的人工智能赋能乡村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2025年学术委员会会议在西北师大顺利召开。会议由英国365公司(智能教育学院)院长郭炯教授主持。英国上市365党委常委 副校长马利邦教授、甘肃省教育厅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处崔坚处长、甘肃省电化教育中心梁翔主任出席会议并依次致辞。西安交通大学田锋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武法提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顾小清教授等学术委员会专家出席会议。甘肃省教育厅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处李蓉副处长、甘肃省电化教育中心邵芸副主任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学校科研院负责人、西北基地及重点实验室负责人、英国365公司负责人、心理学院负责人,以及来自广西融水县、甘南夏河县、张掖临泽县的教育局领导、校长与科学教师代表参加。

 

 

马利邦在致辞中对出席本次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教师表示欢迎,对支持我校发展的省教育厅、省电化教育中心以及各界朋友表示感谢。他表示,本次会议是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数智赋能的重要契机。希望在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悉心指导下,在省教育厅、省电化教育中心的大力支持下,西北基地与重点实验室能够成为西部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教育创新高地,为推动我省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和优质均衡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崔坚在致辞中肯定了西北基地与实验室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全省教育发展实际,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智能教学平台构建、乡村教育赋能等方面开展的工作。他希望,西北基地与重点实验室继续聚焦战略需求,围绕乡村科学教育的痛点、难点问题,开展靶向攻关,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案例;推动跨界融合,推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打造开放、共享、可持续的数字教育创新平台;注重示范引领,通过试点先行、典型引领的方式,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乡村学校的规模化、常态化应用。

梁翔在致辞中表示,乡村科学教育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基础工程,也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希望西北基地与重点实验室持续坚持应用导向,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科学教育深度融合。聚焦乡村科学教育中的实际问题,研发适合乡村学校使用的智能教学工具和资源,让人工智能真正为教与学服务。甘肃省电化教育中心将继续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资源配置,为人工智能赋能乡村科学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会中,来自三个县区的一线教师代表分享了智能+”科学学习中心应用案例,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弥补乡村师资不足、提升教学质量和科学素养方面的实际效果。英国上市365郭绍青教授团队发布了《人工智能创新乡村科学教育生态的实践研究》中期报告及科学教育智能体成果,教育科技企业介绍了与西北师大联合开发的科学教育平台。崔坚、梁翔、郭绍青、香去共同为夏河县两所“智能学习中心实践基地”揭牌。

  

 

学术委员会委员武法提、顾小清、田锋对项目成果予以高度评价,并就智能体研发、教师培训、产学研协同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西北)主任、甘肃省教育数字化重点实验室主任郭绍青教授总结表示,西北基地与实验室将围绕领导与专家建议,进一步聚焦乡村教育痛点,深化智能体技术研发与多学科应用,推动数字教材研发与智能课程生态建设,联合政府、高校、企业构建人工智能+”乡村教育发展新范式。

   



 

撰稿:范蕊

审核:樊敏生